建设“五心汇育”新篇章、奋进新征程
2024
03/22
近日,位育初级中学召开“建设‘五心汇育’新篇章、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全体党员大会。
会上,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焦爽向全体党员传达了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党支部副书记王玥华解读了2024年支部工作计划、反馈了2023学年党员民主测评情况、展示了青年教师读书活动成果等。
大会的最后一个议程,是党员在寒假中,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开展的看课评课活动交流。在王副书记的介绍下,党员们了解了2023年学校党建课题的研究目的、突破点以及取得的成果,了解了“大思政”课的本质特征和习近平总书记3.18关于大思政一体化重要思想提出五周年的深刻内涵,也更明确了寒假看课评课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党员们就大思政课融入日常教学展开交流讨论。“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周念月老师将课堂搬到了龙华烈士陵园,充分融合场馆红色资源,开辟了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融合的双重学习路径,建立了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集体探索建设机制,秉持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切入点,以党员教师为辐射点,以学生为落脚点的主旨,生动有效地将二十大精神融入道德和法治课堂。
党员教师王佳韵、崔彦淳、高艳也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交流发言。
王佳韵:大思政课要善用之,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多贴合教学目标的爱国主义实践案例,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将爱国主义教育在英语课中实践渗透。
崔彦淳: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思政元素相结合。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爱国情怀。
高艳:大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更要融入社会实践。历史教材中的党性资源、教学方法和大思政理念在教学中的呈现,可以通过生动、鲜活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
焦书记对这次看课评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她希望党员教师们能自觉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滋养学生的品德意识,用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鲜活事例,来增强学生的底气和志气,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使命。焦书记还对征文活动中的优秀党员教师颁发了奖状。